長沙依靠區(qū)位和交通優(yōu)勢,將大湘南、大湘西等湖南縱深區(qū)域與長江經濟帶有機結合起來 長沙新港是全國28個內河主要港口之一,輻射全省GDP達70%以上,水路距長江入口173公里,離長江入?1540公里,水路優(yōu)勢讓長沙同樣可以“通江達海,物流全球”。均為石禎專 胡富君 洪 琳攝影報道 湘江長沙綜合樞紐通航后,為湘江開辟出一條“黃金水道”,將有力助推長江經濟帶的發(fā)展。 記者 吳鑫礬 石禎專 通訊員 胡富君 張夢稀 洪 琳
清晨,第一縷晨光灑在江面,長沙新港碼頭已經開始繁忙起來,巨大的吊臂伸展開來,一箱箱的貨物在伸曲之間運送自如。背對著“通江達海,物流全球”八個大字,54歲的起吊工人楊建新正拿著對講機,指揮港機從汽車上起吊集裝箱裝上船。在碼頭干了20年,如今長沙港口集裝箱的吞吐量增長了近百倍。楊建新介紹,今年1到4月,港口集裝箱吞吐30885標箱,平均每天吞吐257標箱,而隨著長江經濟帶的進一步推進,未來長沙港的集裝箱數量還將進一步上升。 4月底,國務院總理李克強“建設長江經濟帶”的重磅信號一出,一石激起千層浪,武漢、重慶、南京等經濟帶沿線港口的建設熱情被快速點燃,港口航運經濟不斷升溫。長江運力十足,其航運能力相當于40條鐵路,作為長江經濟帶腰部位置的關鍵節(jié)點,長沙擁有區(qū)位和交通優(yōu)勢,加大航運投入、做好“水文章”,積極謀劃融入長江經濟帶,將給長沙帶來巨大的投資機遇和廣闊的市場空間。
黃金港口 是全國28個內河主要港口之一,輻射全省GDP達70%以上。 5月3日,一艘裝載300標箱的大型集裝箱貨輪抵達長沙新港碼頭,經過13個小時的裝卸,貨輪再次滿載出港。不到75個小時,這艘貨輪沿長江抵達上海港,并出海物流全球。這種足以媲美火車的速度,讓長沙新港公司董事長唐忠良對融入長江經濟帶充滿信心。 專家分析,岳陽城陵磯港是湖南融入長江經濟帶的橋頭堡,而長沙港則是腰部位置的關鍵節(jié)點。長沙新港是全國28個內河主要港口之一,輻射全省GDP達70%以上,水路距長江入口173公里,離長江入?1540公里,水路優(yōu)勢讓長沙同樣可通江達海。 唐忠良介紹,水運是所有運輸方式中最為低廉的,比如運輸一個大柜(40英尺集裝箱)從長沙港至上海港,水運費用是2300元左右,而公路運費要1.2萬元。為降低物流成本,大運量運輸必然會將水運作為首選。 長沙新港去年貨物總吞吐量達337.28萬噸,其中集裝箱吞吐9.2168萬標箱,比老港10年集裝箱吞吐總量還多。今年1至4月,僅集裝箱吞吐就達30885標箱,比去年同期增長36%。此外,還擁有10余條國際集裝箱運輸線,每周進出口國際集裝箱航班50余個,承擔長沙及湘中地區(qū)60%以上的內支線集裝箱裝卸任務。 同時,今年僅5600噸級集裝箱貨輪進出長沙新港就達12個航次,貨輪大型化將是未來發(fā)展趨勢。為此,長沙新港正在打造湖南內河首臺長臂門吊,預計7月前可安裝投產。投產后,港口將大幅提升裝卸作業(yè)速度,提高臺班工作效率達4倍。 今年,長沙新港三期工程正式開工。目前,長沙新港共有8個千噸級泊位,可兼顧2000噸級船舶靠泊。三期工程建成后,將新建6個2000噸級碼頭泊位,兼顧3000噸級船舶靠泊,岸線增加1.5倍,達1.5公里。同時,重點對接汽車、電子、糧食、機械加工、機電設備等五大產業(yè),實現集進出口集裝箱、大宗件雜貨、滾裝、散貨裝卸運輸于一體。 唐忠良介紹,以落戶長沙的上海大眾為例,其投產后年產量為30萬輛,每天從上海、江蘇運來長沙港的零配件預計在260標箱左右,每天的貨物總價值可達到1億元。
黃金水道 占船舶總量60%的砂石船將翻壩讓道其他船舶。 5月9日上午,記者來到湘江長沙綜合樞紐,一艘2000噸級集裝箱貨輪滿載通過船閘。船長李航介紹,之前,湘江最長枯水期達9個月,來自上海、重慶等地的大型船舶到不了長沙新港。自湘江長沙綜合樞紐正式蓄水通航以來,湘江水路一年四季可以通航,貨物能夠沿水路順利抵岸,航運生意比以往好多了。 2012年10月,湘江長沙綜合樞紐正式蓄水通航,其船閘設計年通過能力為雙閘雙向9800萬噸,是目前中國最大的內河船閘。因其建設和運行管理模式均比照長江三峽工程標準,被譽為“小三峽”。 目前,長沙樞紐船閘24小時通航,平均每天過閘船舶量為220艘左右。據統(tǒng)計,通航第一年,湘江長沙綜合樞紐調度過閘船舶9253閘次,通航船舶57539艘次,數據均超過長江三峽船閘第一年。而預計今年10月,樞紐蓄水工程將正式完工,屆時湘江水位將基本保持在29.7米,成為對接長江經濟帶的黃金水道。 湘江長沙綜合樞紐海事處處長李麗君介紹,去年,長沙在湘江長沙樞紐為外貿集裝箱、煤炭、鋼鐵、原油、礦產等重要物資運輸船舶開辟“綠色通道”,提供優(yōu)先過閘服務。目前,所有綠色通道船舶可保證隨到隨走,全部可確保準點出發(fā)。 湖南遠洋運輸公司副總經理趙瓊介紹,國際集裝箱船舶都有時間要求,以長沙至上海為例,除不可抗因素外,必須在75小時內抵港。以往貨輪過閘至少要4天以上,必須提前申請過閘,否則無法趕上出海貨輪。而開通“綠色通道”后,從申報到安檢,最后到過閘,每艘進出港集裝箱船舶都只要一天便可完成,湘江水路外貿貨物運輸變得暢通無阻。 同時,為了保證黃金水道通暢,長沙還將在湘江長沙樞紐下游建立砂石船翻壩工程,引導占船舶總量60%的砂石船讓道其他船舶,確保國際集裝箱運輸船舶在“綠色通道”順利運行。
黃金區(qū)位 以長沙為中心的全省高鐵、水運、空港、公路立體交通構架逐步成形。 長江經濟帶東起上海、西至云南,依托長三角、長江中游、成渝三大城市群,涉及上海、重慶、江蘇、湖北、浙江、四川、湖南、江西、安徽、貴州等省市。其中,湖南位于長江中部,是東部沿海地區(qū)和中西部地區(qū)過渡帶、長江開放經濟帶和沿海開放經濟帶結合部的腰部位置。 根據規(guī)劃,長沙新港三期將引進一條2.64公里鐵路專線,港外聯絡線3.1公里,實現水陸“零換乘”。同時,長沙新港周邊新修了雙向6車道的進港大道,沿公路行駛1公里左右即可進入高速公路,抵達機場和全省各地。此外,長沙新港僅3公里外,是目前我國南方最重要的貨運樞紐—長沙火車新北站,吞吐量達1670萬噸/年,遠期將達3000萬噸/年,吞吐量相當于4個老北站。 專家分析,要融入長江經濟帶,除了要做好“水文章”,還要發(fā)揮自身優(yōu)勢,建設水、鐵、空口岸體系。而目前,以長沙為中心的全省高鐵、水運、空港、公路立體交通構架逐步成形,把湖南長株潭城市群、大湘南、大湘西等更多縱深區(qū)域與長江開放經濟帶有機結合起來。 以高鐵為例,隨著京廣高鐵、滬昆高鐵在長沙交會,一個以長沙為中心,內聯外通、高效便捷、交織對接的高速高鐵干線網正加速成形,并串起地鐵、城鐵、港口、高速公路等。利用好這一優(yōu)勢,長沙將迎來大樞紐、大物流時代,由此奠定長沙在長江開放經濟帶綜合交通體系中的重要地位。同時,大交通戰(zhàn)略還將使長沙成為服務全國、連接國際的商貿物流中心,人流、物流、資金流的聚集,隨之帶來的商機不可估量。
摘自《長沙晚報》 |